病毒介绍
前面几期我们介绍了微生物的基本分类及知识,今天是我们微生物基础知识介绍的最后一期,我们将简单的介绍一下病毒这个大家都闻之色变的微生物。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由于其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和酶系统,因此离不开宿主细胞。它的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能力都是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当它进入宿主细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完成生命活动,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因此,大部分病毒的生命过程大致分为:吸附,注入(遗传物质),合成(逆转录/整合入宿主细胞DNA),装配(利用宿主细胞转录RNA,翻译蛋白质再组装),释放五个步骤。
病毒从结构上可分为:单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单链DNA病毒和双链DNA病毒,像这次肆虐了整个地球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单链RNA病毒,由于在复制过程中缺乏像双链病毒的纠错机制,所以单链RNA病毒容易在复制过程中产生大片段的变异,这也是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及疫苗的研制需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病毒的发现必须追溯到1892年, 一位名叫伊万诺夫斯基(1864~1920)的俄国植物生理学家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却发现有病的烟叶汁即使用过滤器过滤后,擦在无病的烟叶上仍能使好叶子生病。他由此推断:一定有一种更小的,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的微生物存在。后来有些医生在研究某些人和动物的疾病时,也发现一些经过过滤除去了细菌的液体仍然会使人和动物生病的情况。由于当时人们还没有“足够高明”的观察手段,所以没能看到这类比内细菌更小、小到过滤器都阻拦不住的小微生物是什么样子,却从它们活动的结果推断出这类具有滤过性和致病性很强的微生物的存在,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病毒”。
病毒的发现,标志着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又深入了一大步。但是,由于它太小了,以至在发现它存在以后又过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40年代,人们才用新发明的电子显微镜真正看清楚了它。
今天的科技和医学无疑比100年前大流感的时代先进了无数倍,但人类却又一次感觉自己在病毒面前只有裸奔的份。SARS、MERS、埃博拉以及2019年底开始的新冠病毒,这些病毒对人类发动了一次次闪电突袭,造成重大伤亡后又突然撤退,用暂时的销声匿迹来麻痹我们,暗中准备改头换面带来下一波攻势。“大流感”却是个专有名词,特指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死亡人数高达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的死亡人数。其中特别引人深思的,是它和SARS一样,正当全世界医学精英准备全力消灭它时,它却迅速退却,以至消失了。后来生物学家们经过多年研究,才逐渐搞明白,这种闪击和闪退,正是其“生存策略”。病毒似乎退出了人类的视野,但它却在野生鸟类、家禽、家畜之间不停传播和变异,然后选择适当的时机再次攻击人类。比如有研究就认为,2009~2010年流行的甲型H1N1病毒,与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病毒极为相似,有可能是那次流感后潜伏下来的病毒。而SARS、MERS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均是同一个大型病毒家族,由遗传物质核心、包膜和棘蛋白构成。外形看起来像皇冠。而皇冠在拉丁语中被称为Corona,因此这类病毒被命名为Coronavirus(冠状病毒)
部分数据来自 《大流感:最致命的瘟疫史诗》 [英]约翰·M.巴里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8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