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今年该怎么打? 国内外指南来助力
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 , 而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在新冠病毒与人类共存的“新常态”下,今年秋冬可能会迎来流感、新冠“双流行”的局面,使防控局面复杂化。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将接种流感疫苗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那么今年流感疫苗该怎么打?相信不少人还有诸多疑问,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为大家答疑解惑。
哪些人群需要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为全人群易感,据统计,流感发病率:儿童22.5%;成人10.7%;≥65岁老年人8.8%。接种流感疫苗目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有效降低流感发生率,降低住院、ICU及死亡风险。
国内外指南推荐年龄≥6个月且无禁忌症(如对疫苗中所含成分过敏,或既往接种流感疫苗时出现过敏)的人都适合接种流感疫苗。
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优先考虑人群:
1、6月龄~5岁儿童
2、≥60岁老人
3、医务人员 ,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4、≤6月龄儿童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5、孕妇或在流感季节备孕的女性
6、特定慢性病患者:包括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何时为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
一般接种疫苗2~4周后会产生保护性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所以在流感季节性流行前接种疫苗,能够及时产生保护作用。
中国流行时间大多在秋冬两季,建议在每季流感疫苗开始供应时尽早接种。此外,由于季节性流感毒株不断变异,因此即使去年接种过流感病毒,仍然建议今年继续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最佳时机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
1、如未及时接种,整个流行季节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2、同一流感流行季节已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无需重复接种
3、孕妇可在孕期任一阶段接种流感疫苗
4、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时建议接种2剂
国外指南的其他推荐:
需接种2剂的儿童,应在疫苗可用后尽快接种第1剂次,以便在10月底前接种第2剂次(间隔≥4周)。
接种建议:
普通人群:在疫苗可用后尽早开始接种流感病毒,建议在10月底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并延长疫苗接种时间,以便给尽可能多的人群足够的时间接种疫苗。
新冠人群:对于怀疑或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无论症状如何,均应推迟流感疫苗接种,直至解除隔离,虽然新冠轻症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但也应推迟疫苗接种,以避免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接触引起新冠感染。如果延误接种流感疫苗,提醒患者痊愈后返回医院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时,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以下几个问题还需注意:
接种对象:
1、如正在或近期曾使用过任何其他疫苗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接种前告知接种医生;
2、接种完成后需留下观察30min再离开。
接种医生:
1、疫苗瓶身有裂纹、标签不清或失效者,疫苗出现浑浊等外观异物者均不得使用
2、严格掌握疫苗剂量和适用人群的年龄范围,不能将0.5ml剂型分为2剂次(每剂次0.25ml)给2名婴幼儿接种
3、建议注射现场备1:1000肾上腺等药品和其他抢救设施,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供急救使用
4、成人和大于1岁儿童首选上臂三角肌接种疫苗,6月龄至1岁婴幼儿的接种部位以大腿前外侧为最佳;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应采用皮下注射,防止在肌肉注射时可能发生的出血危险。
在全球都为新冠病毒惴惴不安的时下,即将来袭的季节性;流感同样不容小觑。在做好日常防护措施(勤洗手、戴口罩)的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可极大避免新冠与流感的叠加感染,帮助大家平稳过秋冬。
(转自流感疫苗接种2020国内外指南及中检院等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