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医药条例》生效
内地优质企业发展空间更大
据香港卫生署披露的消息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共接获约1.67万宗中成药注册申请,其中约5300宗申请因未能提交足够资料被拒绝,这些产品在香港将遭遇退市。
5300个品种面临退市
据了解,香港卫生署为了尽量减少由于政策严管对中药业界的影响,中医药条例生效之前已经预留出长达11年的过渡时间。按照条例要求,需注册的产品为
刘张林认为,目前香港卫生署披露的5300个面临退市的品种中,有相当多的品种属于“自动放弃”,真正“想进入香港市场的品种都进入了”,未通过注册的品种并不是因为香港注册的门槛高。他表示,香港给出的注册过渡时间相当长,注册费用也不高,一个品种的注册费不过几万元,跟内地药品注册标准相比,有些指标还低些。如果一个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仍没有通过注册,那只能说企业根本就不想注册。
中国医保商会提供的2010年1月~10月出口香港前五名的中药企业是: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记者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这些企业都早已通过了香港注册。漳州片仔癀药业一位副总经理表示,片仔癀在香港的销售历史很长,公司早就通过了香港注册,香港注册的要求比内地还要低一些,不存在门槛高和“技术障碍”问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成药在香港申请注册必须提供的材料包括:中成药的制造或销售历史证明、销售样本(包装、卷标)、完整处方、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限度、毒性等测试报告、组方原则及方解、成效性参考数据及总结报告、制造方法、质量标准、化验方法及化验报告、加速稳定性试验报告以及一般稳定性报告等。而从香港卫生署发布的消息来看,注册申请失败的5300多个产品,大部分来自内地,被拒绝的主要原因是未能提供重金属、有毒元素、农药残留及微生物等基本的安全测试报告。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重金属、有毒元素、农药残留及微生物等安全指标不达标一直困扰着中药出口,尽管我国已经大力推进GAP种植基地建设,一些优秀企业也已建有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但是,扭转国际市场安全检测不达标的被动局面仍然任重道远。香港中医药条例的实施,再次给内地中药企业敲响了警钟。
优秀企业应抓住机遇
中国医保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内地中成药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是亚洲,出口金额为11285.17万美元,同比增长24.65%;香港是我国中成药出口亚洲的第一大市场,出口金额达6484.83万元,同比增长21.84%。同时,我国中成药对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市场的出口也均有增长。
刘张林表示,近年来我国中成药出口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尽管在全球天然药物贸易中,我国出口还主要以原料和保健品为主,但是由于国内标准不断提高,出口贸易渠道不断规范,中成药出口数量已经从2001年的2872吨上升到2009年的3744吨,出口金额增长了一倍。
2001年的出口统计显示,我国中成药出口排名前10位中有8家为贸易代理公司,而在今年1~10月中成药出口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仅有1家贸易公司。“这说明,内地中药企业成长很快,10年前还依赖贸易商出口,而现在企业已有实力自己出口。贸易公司逐渐退出中成药出口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假劣药品的出口,便于监管,同时也实现了内地企业和境外经销商的直接对接。”刘张林说。
刘张林认为,香港《中医药条例》生效使得内地一批产品退出,对于内地优秀企业来说是个利好,因为香港的市场缺口已经出现,同时每年市场还在扩大,有能力的企业应该抓住出口香港的这一大好机遇。
(来源:中国医药经济报)